近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文化专委会2023年度学术年会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召开。会议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举行,来自海内外的300名专家参加会议,共同探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会议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文化专委会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承办。此次会议也是广州中医药大学为庆祝办学百年而举办的首场活动。
加强中医药文化智库建设,助力中医药文化“传下去”“走出去”
开幕式由世界中联中医药文化专委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徐胜主持。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陈文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潘平、世界中联中医药文化专委会会长郭宏伟出席会议并讲话。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文化专委会2023年度学术年会现场
陈文锋指出,广州中医药大学从1924年9月创办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一路走来,一直致力于中医药教育、传承和创新发展。学校博物馆(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乘着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的东风,经多年建设在行业内率先跻身国家二级博物馆行列,成为全国中医药行业博物馆的标杆。
陈文锋表示,此次活动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举办,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对学校办学水平、办会能力的认可,也是对学校文化建设成果的肯定。希望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世界中联中医药文化专委会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弘扬,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
潘平表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此次会议以“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主题,必将促进中医药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文化智库建设及中医药文化内涵建设,推动中医药文化产业化发展,助力中医药文化“传下去”“走出去”,为中医药的国际传播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郭宏伟在讲话中对于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深化理论研究,持续推动中医药文化发展;二是加大传承传播,持续提升中医药文化认同;三是加强智库建设,持续做好中医药文化服务。
获赠2.4米野生黄芪!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上新
开幕式后举行广州中医药大学百年办学系列学术活动、学术年会主题报告、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等多个环节。
《中国康养旅居发展报告(2023)》揭幕仪式
在贺办学百年捐赠仪式上,广东中医药博物馆获得野生恒山黄芪王、紫藤陶瓷罐、中医药文物等多项捐赠,馆藏得到进一步丰富。据了解,此次获赠野生黄芪来自山西大同广盛原野生恒山黄芪原生态培育基地,有50年生长年限,长达2.4米。
野生恒山黄芪王捐赠仪式
此次获赠50年野生黄芪来自山西大同广盛原野生恒山黄芪原生态培育基地
“标志性的药物标本对于直观传播中医药文化、研究道地药材以及人工种植比较研究等都大有裨益。”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创馆馆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蓝韶清表示,此次获赠野生黄芪将收入博物馆中药馆珍贵药材展区,待准备妥当后正式与公众见面。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吸引市民纷纷打卡
据了解,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馆内设有医史馆、中药馆、针灸馆、养生馆、岭南医学馆、岭南中药馆、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史馆和“中药水晶宫”岭南中草药液浸标本展区8个主题展馆(展区),馆藏中医药文物、文献、中药标本2万余件(套),5931件藏品纳入国家文物局数据库。